2006年5月17日城市学院聘请宁波电信北仑分公司员工曹瑛同志为校兼职教授。
一名普通的电信行业工人如何能成为高校的兼职教授的呢?还是让我们从曹瑛教授的自叙经历中寻找答案吧,同时也希望能给莘莘学子们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我叫曹瑛,1977年1月25日出生在浙江龙泉市。经过了十年学习生涯后,考上了浙江省邮电学校,在校努力学习,参加了学生会的多项工作。1999年毕业时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北仑分公司。工作的第一天,我被安排在电话机修理岗位。当时还是有点想法,自己毕竟是数据专业毕业的啊。但当领导告诉我这个工作很重要时,我欣然接受了。第二天,我跟着师傅拿起了螺丝刀,从简单的铃声故障开始,看简单的电路图,一边修一边问,为防遗忘,还把学到的内容记录下来。没几天,师傅就让我单独修理了。期间,还买了好几本这方面的书,对照书本,不懂的地方请教师傅。慢慢地,我可以独立适应工作了。
但是,几天后发生了一件事,对我既是教训,又是启发。一个姓陈的老先生,两周内已报修了三次。前两次我检测完成后,都写上“正常”退还给前台。第三次时,这个用户发火了,营业员把叫到了前台,因为还听不太懂宁波话,交流有些困难,但知道用户很急,在本地的电话线路上试试的确是好的,怎么办呢?想不能在这里和用户理论,会影响营业的,还是去一趟用户家中吧。下了班,便和陈先生一起到了家里,一接上电话机,果然噪音很大,一检查内线的接头,铜锈生的一塌糊涂,原来电话机的确没有毛病,但家里的线路不对。用酒精把铜锈擦拭干净后,立马正常了。陈老立刻和远在外地的儿子通了电话,很高兴,并说自己刚才在营业厅性子太急了。
回来的路上,我想到电话对于群众是很重要的,修理电话机也是大事业,并从这件事上,感到一定要让自己的技术快点熟练起来。首先要对用户的修理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呢,比如自己对同个用户修了几次,一无所知,不利于修理。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把每个修过的电话机资料都登进电脑。第二天,便开始在电脑里登记维修记录了,比如几月几号,哪个用户,什么型号的电话机,什么故障,用了什么零件,联系方式,一条一条都登进电脑。日子长了,发现这么做的好处很多,一、可以提高维修水平,对用户更好的服务,用户重复修理的情况少了,二、可知道哪些是常更换配件,什么型号,进货时可以更加有数了。师傅笑着说是搞资源管理了。这个工作方法对后来的工作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就这样,在短短两个月,基本胜任了电话机的维修工作了。
在修理电话机的一年半时间内,我并没有放弃数据专业的学习,因为知道激烈竞争的今天,不能等待,具备多种专业知识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于是,一面巩固专业知识,一面经常向数据班的同事们请教实际操作,空闲时就跟着们去用户家安装,感觉总是多掌握一种技能好。期间,熟悉了DDN、163接入、分组等设备知识。正是有了在这一年半里的自学打下的基础,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虽然岗位在后端,但工作需要,也经常和客户打交道,发现,我们的服务只靠提高网络速度、降低价格、提高服务态度还是不够的,也经常会吃力不讨好。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发现,客户对服务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他们不但要求网络可靠、安全、快速,更要求网络可扩容性好、可移植性高,并且要求技术人员懂得网络应用方面的知识。下定决心必须不断地增加知识、了解当今最新技术信息,才能提高技术,大胆创新,才能把企业提供的服务和用户的实际应用更加紧密的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从2001年起,自学电子商务,并经常关注网络应用的新发展;在和客户的交往中,用心捕捉有用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为了对现代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学、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都能有些了解和对公司的一系列改革所创导的理念有更好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提高,2003年,我又报名参加了宁波大学的EMBA课程,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更多了,一有问题就请教同事和领导。我考虑到如果不在短时间补完这些课,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我们如何与国际电信列强竞争呢?如果企业没有了好的发展,那么个人怎么可能有好的生活前程呢?
2000年后,数据业务快速发展,局里研究后,把我调到了数据班。数据班的工作虽然处于后端,但也必须经常和前端的同事们去接触用户,为用户安装、调试网络。那时候,宽带接入业务刚刚推出,“网络快车”ADSL业务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但也导致了大量的报装ADSL的工单积压。数据班的人员不但要在机房装好设备,卡好线,还要去用户端安装,任务特别重。但我和许多同事们始终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每天提前上班,领取安装工单。在安装ADSL终端设备过程中,自觉加班加点,利用双休日和空闲时间去用户家安装ADSL终端。为了方便用户,每个人收到工单之后就积极地联系用户,询问用户的时间安排,尽可能在用户方便的时间去用户家安装ADSL。由于用户的设备安装地点都是分散在各个街道,我对用户的地理位置不是很清楚,就买本地图进行查看、询问,这样能够在和用户约定的时间里安装设备。有时为了方便用户的时间安排,也必须牺牲中午的午休时间和错过单位的吃饭时间……。
在小区宽带接入工程中,我也是认认真真,向同事请教,抓紧完成任务,并和其兄弟班组一起在奥力孚公寓、新恒公寓、华山小区、星阳新村、港务局一村等地相继开展LAN、ADSL现场宣传受理、现场开通活动,也使认识到了营销的重要性。
2003年,我调任综合维护安装部工作,主要负责数据网络规划和维护,岗位虽然不属于前端,但部门主任说的“真正的营销在后端”这句话给了很大的启示,后端只有给客户可靠、满意的服务,才能实现前端对客户的承诺。为此,时时告诫自己,把客户的故障处理及时放在首位。在为用户安装、调试网络的过程中,我总是装好一个用户,就把详细资料记录下来,如DDN的环阻、内线情况、用户端电源的接地情况、光纤用户的下载速率及TRACERT国内外站点报告等,这些资料可以为日后出现故障时方便对照、快速判断故障点,及时进行维修打下基础。
2004年,我在北京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中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这次大赛是国家级一类竞赛。大赛历时近一年,分资格赛、技能赛、省级选拔赛和全国决赛四个阶段进行。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近4万名选手参加本届大赛。经过层层选拔,我和其的68名选手入围全国决赛。在大赛中,我喜获金奖,成为中国首批五位高级电子商务师之一,成为浙江省高级电子商务师第一人。同时,还获劳动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这一切其实自己也没有想到。回想参加工作的这几年,得到了领导同事们无数的关心和支持,而北仑局更是一个创新、朝气蓬勃的大家庭。自己的很多想法、点子、学习的动力也正是来源于此,个人的成功是永远离不开集体的。我所在的数据班连续几年都获得青年文明号、省优秀QC小组、优秀团支部、文明窗口等荣誉。
今年年初我从后端支撑部门走向市场前端营销部门,发现客户保有工作是个难点,在和部门同事做好相关工作后,通过和工商部门、北仑区政府信息办、北仑当地的一些网络公司及一些中小企业的沟通中,获知北仑目前的许多企业对网络、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应用的也很少,8000多家企业只有300多家有网站,我想,如果把企业对于网络的多方面应用和我们公司的产品结合起来,对我们的客户保有、新业务开发等均有好处。而许多企业目前均缺乏各种人才。如局域网技术、网络营销、外贸、法律、金融等专业人才,更谈不上复合性人才和高级应用人才了。于是,说服了一些朋友并在网上组织,建立了新北仑电子商务志愿者团队,团队挂靠在北仑区团委志愿者团队下,团队中集合了中小企业迫切所需的各种人才,活跃在北仑各大中小企业中,为们从电脑维护、企业组网、网站建设、产品网络推广、翻译、外贸咨询等多方面的免费服务,获得了好评,服务中也进一步推广了我们的主机托管、企业邮局等新业务。
今年五月我获浙江省十大能工巧匠提名,经过浙江工人日报全省投票选举后,荣获了全省十佳能工巧匠称号。浙江省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顾秀秀在大会上表彰了我的事迹,并说电子商务是新兴行业但对今后的国民经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勉励戒骄戒躁,为企事业科技进步发挥新的作用。
当同事们问起我今后的设想时,我说,父亲作为老一辈的电信人是永远的榜样,会永远立足电信事业。询问到的团队发展时,说,希望能建立一只立足宁波的高级电子商务师队伍,并成立宁波市电子商务协会,把许多高级网络营销技术和产品、服务整合成一个类似超市的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从信息化方案策划、产品选购推广、商业信息收集、电子商务策划实施等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实实在在的从网络中获得收益,服务于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我们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和发展空间。
相关链接:
“能工巧匠”曹瑛 http://www.cnnb.com.cn 05月09日
人物简介:曹瑛,现供职于宁波电信北仑分公司。2004年,他参加中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在近4万名参赛选手中,过关斩将夺得金奖。今年“五一”期间,又被授予“首席工人”称号。
省内首位高级电子商务师
名字像女孩子的曹瑛其实是个书生样的后生,今年才30岁。别看年纪不大,2004年他就成为中国首批5名高级电子商务师之一,也是我省第一位高级电子商务师,同时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这项荣誉来之不易,中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历时近一年,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4万名选手参加大赛。经过层层选拔,有69名选手入围全国决赛,小曹是其中的一位。”北仑电信分公司工会徐副主席告诉记者。
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小曹不是研究生也至少是个本科生,“其实他才大专毕业,1999年毕业于浙江省邮电职工大学,刚参加工作时只是北仑电信分公司的一名电话机修理工。”徐副主席介绍。
在网络规划工程实施、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网络营销等领域,小曹可谓是不折不扣的“能工巧匠”。通过互联网,他能在48小时内为指定产品搜索到海外目标客户群。
技能是从换岗中学到
工作至今,小曹至少换了三次岗。“我的技能都是从换岗中学到的。”虚心好学的小曹笑着说。
2000年,数据业务快速发展,曹瑛被调到了数据班。那时,宽带接入业务刚刚推出,“网络快车”ADSL业务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安装任务十分繁重。曹瑛和同事们不但要在机房装好设备,卡好线,还要去用户端安装。
2003年,曹瑛调到综合维护安装部,主要负责数据网络规划和维护,岗位虽然不属于前端,“但后端只有给客户可靠、满意的服务,才能实现前端对客户的承诺。”曹瑛的上级陈助理说。在为用户安装、调试网络过程中,曹瑛把每个用户的详细资料记录下来,为日后出现故障时方便对照、快速判断、及时进行维修提供依据。
2004年初,曹瑛又从后端支撑部门走向市场前端营销部门。他最得意的“杰作”是和同事说服一些朋友在网上组建新北仑电子商务志愿者团队,团队中集合了中小企业迫切所需的各种人才,活跃在北仑各大中小企业中,为他们进行电脑维护、企业组网、翻译、外贸咨询等多方面的免费服务。
在进入电信公司工作的7年中,有件事令他难忘。那是2003年9月份,小曹的父亲患绝症在杭州治疗。当时小曹工作很忙,母亲为了不耽误儿子工作,自己在杭州陪着。公司领导知道后,几次劝小曹请假去陪父亲,还专程赴杭探望其父。“可我仅在双休日赶到杭州陪陪爸爸。”想起过世的父亲,小曹的眼角有些潮湿。“我只有拼命工作,才对得起大家。”